迅达电梯有限公司电话有限公司欢迎您!

广东佛山发出首张“一照通”营业执照

作者:qwtct    来源:il    发布时间:2025-05-25 10:36:16    浏览量:2863

  中国消费者报广州讯(陈晓莹记者 李青山)“真是一照通太方便了,没想到这么快就办好证照!”4月8日,广东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珑发茶叶经营部陆先生在顺德区行政服务中心的佛山发出一个窗口只提交一次材料,便拿到了全省首张加载食品经营许可信息事项的首张“一照通”营业执照。

  4月8日上午,营业佛山市市场监管一体化平台暨“一照通”启动仪式在顺德区举行,执照活动现场发出了广东全省首张“一照通”营业执照。一照通

  “一照通”审批改革是广东佛山市市场监管局在全省率先推出的一项创新性改革举措。指按照“统一系统、佛山发出一次告知、首张表单合一、营业告知承诺、执照限时审批、一照通照后核查、广东审管衔接”的佛山发出模式,将涉及市场监管领域的经营许可与营业执照合并办理,许可事项及信息通过二维码的方式集中体现在营业执照上,只颁发营业执照,不再颁发其他许可证。改革后,申请人提交材料数量将压缩30%,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新办业务总审批用时由原来的3.5天压缩为0.5天内。

  活动现场,佛山市市场监管负责人介绍说,只要在一个窗口申请一次,就可以拿到加载经营许可事项的“一照通”营业执照。任何人通过扫描营业执照上的二维码,均可查询该市场主体在市场监管领域的全部经营许可、监管以及行政执法等信息。

  记者了解到,“一照通”改革是按照“先易后难、先简后繁、成熟一项、实施一项”的原则,首批将部分食品经营许可与商事登记合并办理,先在顺德区、高明区试点,5月份将在佛山全市推行并逐步扩大改革事项实施范围。

  据悉,为了提升营商环境,近年来,佛山市市场监管部门推出了多项重大改革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比如在全国率先启动开办企业便利度改革,实现企业开办全流程压缩至1天以内;在全国创新推出“四位一体”24小时智能商事登记模式,超过12万市场主体选择24小时智能自助办,其中微信办照超过5万,营业执照实现跨级办理、跨区自助打印;在全省创新构建“统一系统、同步审批、同步发证”的“证照联办”改革模式,近70个主题事项实现了联审联办。

责任编辑:24
 

相关新闻推荐

扫描微信,添加好友

Copyright © 迅达电梯有限公司电话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市场监管行风建设在行动|江苏溧阳:商品条码“零跑快办”  山东省消协提示:假期重安全 儿童玩具“三注意”  吉林延边:多点发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优化营商环境|辽宁积极服务和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江西鹰潭:多措并举推动惠企政策落实 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试行评价退出机制 广西桂林为学校食堂供应商戴上“紧箍咒”  电梯也会“中暑”?湖北武汉发布夏季使用电梯安全防范提醒  福建公布3家食品生产企业体系检查结果  重庆万盛经开区:严查暑期旅游市场  吉林敦化开展殡葬祭祀用品市场专项检查  杭州鲜丰水果上线“安心付” 距离“水果自由”更近一步  福建漳州开展保健食品专项整治工作  吉林延边:多点发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北京丰台:专项检查电子烟市场  福建漳州开展保健食品专项整治工作  福建古田:多举措助力中小学食堂暑期改造提升  山东省消协提示:假期重安全 儿童玩具“三注意”  广西组织开展“全国特种设备安全日”活动  电梯也会“中暑”?湖北武汉发布夏季使用电梯安全防范提醒  北京东城:专项检查古装旅拍价格  福建古田:持续推进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  校园食品安全  北京顺义:专项检查冷饮市场  北京顺义:开展夏季特种设备安全检查  广东共查处涉加油机案件85宗  提升药品监管效能 “嘉兴药品检查”工作平台率先建立  福建漳州开展保健食品专项整治工作  吉林延吉:突击检查网红饮品店  油烟扰民“点题整治” 福建市场监管在行动  浙江嘉兴开展中药生产专项检查  广西北海查获1000余件假冒名牌服装  严查夏季旅游商品  福建古田:多举措助力中小学食堂暑期改造提升  试行评价退出机制 广西桂林为学校食堂供应商戴上“紧箍咒”  维护消费者权益 上海推广10个合同示范文本  江苏常州市场监管部门提醒:网络消费需看清店铺经营资质  反不正当竞争在行动  提升药品监管效能 “嘉兴药品检查”工作平台率先建立  广西组织开展“全国特种设备安全日”活动  广西组织开展“全国特种设备安全日”活动  信用提升行动  吉林梅河口:消除27起农村食品安全隐患  整治“鬼秤”  保护知识产权 激发创新活力  福建古田:持续推进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  北京丰台:开展夏季水产品安全检查  江西探索“承诺制”服务型执法 推动降低快递物流成本  北京石景山开展特种设备安全检查  黑龙江哈尔滨:紧盯“车轮上”的检验检测 守护百姓出行安全  整治“鬼秤”